钢铁企业要学会“过河拆桥”
2019-11-29 浏览:161
从2002年的1.82亿吨,到2011年的6.83亿吨,十年时间中国粗钢产量增长了275%,可谓是中国钢铁行业名副其实的黄金十年。这一时期,只要有钢材资源就能赚钱,在利润的驱使下,大批的人开始涌入与钢铁相关的行业“淘金”,当然,伴随他们而来的,不止是赚钱的热情,还有大批的资金,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张,钢铁产能也迅速增长。然而,在促成钢铁行业飞速发展的同时,疯狂投资的“后遗症”也开始逐渐凸显出来,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随着需求量接近峰值,钢铁行业迎来发展的“寒冬”。
提高企业的赢利能力是关键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显示,近两年,钢铁行业的销售收入利润率从2004年的8.11%,一路下滑,2011年,国内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仅为2.42%,远低于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平均利润率水平,而2012年前10个月,更是降到-0.18%的较低点,全行业面临亏损。对于钢铁行业实现由量变到质变,业内的声音普遍集中于规模化和高端化两条路径。
“规模、精品作为目标都没有错,宝钢的“精品 规模”;河北的“规模 精品”,其实都是在探索合适的“度”,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发展精品,都离不开对全局“度”的把握,即在整个市场环境的变迁中衡量企业自身的实力和调整企业的战略。”李世俊表示,无论走哪条路,关键是提高企业的赢利能力,这是‘十二五’期间钢铁企业较迫切的任务。
注重用钢行业技术进步和路线选择
一直以来,国内钢铁企业将太多的目光放在中国钢铁需求在数量上离峰值还有多少,而很少关注在品种质量上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我们在理论研究的深度、实用化的广度、高性能钢拓展的进度上与国外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钢铁企业要紧紧抓住“十二五”国家推广高强钢,推进钢材减量化的重要机遇,积极调整企业产品结构,提升钢材档次、性能和质量,加快实现由以规模扩张为主转向以品种质量为主的发展模式。
行业领先企业要学会“过河拆桥”
企业调整产品结构的方向,简单来说就是“跟着用户走,在很大程度上是跟着用户行业的龙头企业走”,而用户行业的技术进步往往是通过重大工程拉动的。
钢铁企业在研究重大工程订货条件时,应考虑两个方面:一是能不能“过河”;二是能不能“拆桥”,即有没有实力进入技术壁垒及如何设置技术壁垒。围绕用户行业的重大工程开发产品,重大工程的供货技术条件既是产品开发的目标,也是开发成功后设置进入壁垒的素材。
国内钢铁企业的眼光不仅要寻找降低公司成本的新点子,更要寻找降低客户成本的新点子,通过简化生产工艺、降低材料使用,在不影响产品性能的前提下,为用户提供了一套经济、环保的绿色解决方案。“替顾客省钱,就是替自己赚钱。”李世俊认为,产业板块的发展是一种体系性优势,产业链优势资源供应之间的有效对接,将带来极大的成本优势,也将为钢铁企业形成牢固的供货渠道和不可分开的供应链,这也将有效提升钢铁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本文转载自沧州市鑫宜达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hbxinyida
- 下一篇:清水墙堵头
- 上一篇:内外涂塑钢管选择标准